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史”学习教育相关安排,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和阐释,持续提升师生历史思维能力,4月27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咨询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教授受邀来校,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为现场师生作了主题为《学习“四史”,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精彩报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陕西师范大学)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琳教授代表会议联合举办方莅临现场。学院全体教师、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代表,以及我院思政2023级、2024级学生参加本次报告会。会议由我院院长蒋正治主持。

王炳林围绕学习“四史”是提升历史思维的基础、准确把握“四史”的特征和本质、学习“四史”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讲到,“四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思维是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思考分析问题、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科学思维。学习“四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而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他强调,“四史”具有各自的鲜明特点和主要内容,需要把握学习“四史”的主流和本质,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学习“四史”应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整体性原则,培养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自觉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口述历史方法、个案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方法以及计量史学分析方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四史”学习和研究。

报告会结束后,王炳林、张琳与我院教师代表在商洛学院应用型高校文化育人协同创新研究基地围绕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学实践优化以及科研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座谈交流。他们结合自身实际,与现场教师深度探讨了理论教学、课题申报、师资培养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分享了前沿理念和实践经验,现场气氛活跃。 张琳在对报告会进行总结时,首先对王炳林教授受邀作报告表示感谢。她讲到,本次报告主题鲜明、思想精深,王炳林教授以诙谐幽默而意蕴深刻的话语表达方式娓娓道来,不仅使整场报告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而且让现场师生对“四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加强对“四史”的学习,努力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本次学术报告会由我院和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是“思政大讲堂”精品讲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教师表示,通过与国内顶尖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有助于为我院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提供经验借鉴,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贴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此外,通过校际交流能够有效搭建起资源共享平台,帮助学院教师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文/叶肖 图/薛豪 编辑/刘健 审核/刘麦霞)